罗小勇,2010年MBA学院中美工商管理硕士毕业,现任凤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、党委书记、总经理。
外行掌舵寻求突危
2010年2月,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哀怨声中,罗小勇江西钨业集团有限公司“转战”凤凰光学集团有限公司。一个长期与有色金属打交道的“矿山汉”一下成为了凤凰光学的“掌门人”。
隔行如隔山。就职大会的那一天,稀落的掌声和分散的目光,让凤凰光学职工们心里的怀疑暴露无遗。如何迅速赢得信任、聚集人心、图谋发展,成了罗小勇的开局之作。
以每天只休息三四个小时的工作量,走遍了集团的角角落落,查阅了凤凰光学的前世今生,询访了老老少少的员工。短短20多天后,罗小勇就把凤凰光学摸了个通透。彼时,一个个工作方案对策,也反复在罗小勇的脑海里比对、盘算。
在征得班子多数同志支持后,罗小勇大胆提出当年实现生产经营收入翻番目标,即在原年总收入10亿基础上,实现20亿元的宏大目标。
解放思想连创佳绩
阿基米德有句名言:“给我一个支点,我可以撬起地球。”对罗小勇而言,解放思想就是撬起地球的那个支点。
目标既定后,罗小勇迅速在凤凰光学开展了一场解放思想大讨论,并带领员工走进“大茅山”回访老厂区进行老一辈凤凰人“双创”精神教育,提出了“艰苦奋斗、务实创新、精益求精、共赢发展”的新凤凰精神。同时,大力进行生产秩序整顿、人事制度改革、科技研发投入,拓宽市场渠道、开展生产劳动竞赛。
通过一组组漂亮的“组合拳”,迅速收拢了人心,凝聚了力量,广大职工在罗小勇身上看到了希望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经过努力,当年不仅如期实现了销售收入20亿元的目标,其他经济技术指标也获得了历史性的突破。全厂上下,对罗小勇无不心服口服。
重视科技锐意进取
三年,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除了数字上的不同,或许不会有太大的变化。而在罗小勇的世界里,三年已然是一段足够长的时间,足以令他创造奇迹。事实上,经过三年的积淀,罗小勇似乎变得更加清醒。他告诉记者,凤凰光学的主业仅仅依靠制造加工,企业很难持续健康发展,必须尽快实现结构调整、产品升级和产业转型。为此,罗小勇为凤凰光学制定了科技研发为基点,以“用工少人化、加工自动化、管理扁平化、机制市场化、产品品牌化、发展多元化”为方向目标,围绕相机、手机、光学仪器等关联方向做产品、强产业,确立了从单一的光学产品向光电结合、光电一体化方向转型、从光电元件向光电组件、整机、品牌方向升级的多元发展新体系,也由此实现了“制造”向“智造”的转变,保持了凤凰在世界光学产业第一方阵的地位。
2010年以来,集团新品开发项目开展156项,完成验收117项;工艺设计及改进项目开展138项,完成验收117项;获得专利授权51项,新增专利申请34项,其中发明专利4项,极大地增强了集团核心竞争力,凤凰生产的镜头和镜片产量居国内第一,世界前三。集团先后合资成立了上海安防、深圳凤凰、苏州凤凰等新企业,开发出了CCTV安防镜头、3D立体数码相机、摄像机、播放器、高端显微镜、电子经纬仪、全站仪等产品,为“凤凰”品牌回归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在他的带领下,集团新增跨国公司客户十多家,与佳能、蔡司、尼康、奥林巴斯、日本富士能、理光、宾得、美能达等国际跨国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。公司主要产品市场占有率从两年前的不足8%提升到目前的10.2%。随着新产品、新事业的不断出生、成长,凤凰光学转型的步子越迈越快,逐步向可持续健康的方向发展。
心系群众关注社会
三年来,集团共投入近200万元对家属区进行维护和改造,赢得了职工的广泛称赞;为了切实搞好新厂区建设,让职工有个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,他呕心沥血,奔波于老厂区土地收回、新厂区工程建设的各项工作中;他注重“温暖企业”的打造,用企业文化凝聚力量。在“发展凤凰,幸福江光”主基调上,积极倡导“福文化、家文化、孝文化、革新文化”,集团连年被评为全省综治工作先进单位;他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,曾亲自带领企业民兵参加地方抗洪抢险,得到上饶市委领导给予了高度赞扬;他热心于社会扶贫帮困工作,亲自深入贫困县的企业结对帮扶点指导,得到当地老百姓的高度评价。
(文/图 MBA学院 编辑/校友办)